close
民眾接待外國朋友逛夜市,面對各種類小吃,都會苦惱該如何解釋,台北市寧夏夜市的攤車招牌,最近悄悄「換新裝」,不僅背景變得一致,小吃名稱也多了英語翻譯,年底前將全面更換完成,將是北市第一個整體實施雙語攤招的夜市。
寧夏夜市觀光協會總幹事林定國表示,近幾年來,造訪寧夏夜市的外國觀光客漸增,遊客光憑小吃外貌,根本猜不出內容物為何,為打造友善用餐環境,經過半年籌畫,決定向市場處申請經費更換雙語招牌。
新式招牌為黃、白色底,左上方有個特色LOGO,底部為紅色大燈籠,代表華燈初上的夜市景象,上頭寫著「寧夏」二字,兩旁有「雙龍」,象徵夜市兩側攤商,雙龍嘴邊有顆圓珠,代表小吃發源地建成圓環,也象意謂「雙龍搶珠」;整個LOGO遠看就像大肚蟾蜍,盼能「招財咬金」。
由於招牌空間有限,只有店名、主商品名稱有英文名稱,北市市場處參考經濟部編印的「市集英語一路發」手冊譯出,其餘產品仍以中文標示,目前夜市內約有八成攤商已換上新招牌。
許多民眾都靠認招牌,在夜市尋找「熟悉的味道」。攤商林記麻辣臭豆腐表示,這幾天客人上門時,都來回探視、再三確認是不是「以前那一家」,未來不擔心老顧客會流失,老闆指著攤招上的號碼說「以後可以認這個!」
林定國解釋,過去攤招形式不一,現在新招牌增設號碼,如同街區號碼編排,兩側攤商一單一雙,民眾不用再憑記憶中的「美食地圖」,可按圖索驥;更換新招牌後,也要求攤商全面使用免洗碗筷,強調「環保夜市」。
新聞來源:udn聯合新聞網
全站熱搜